查看原文
其他

君武青年说 | 读博榜样——黄荣、刘璐

新媒体中心 广西大学研究生 2023-03-26


黄荣广西博白人,26岁,硕士研究生。2020年6月毕业于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动力工程专业,即将步入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读研期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链长度不同的单烃基苯替代燃料燃烧产物PAH生成机理研究”,以第一或第二作者身份撰写并发表SCI论文4篇(一区3篇,二区1篇);所获荣誉主要有2017-2019年三次硕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2018.06优秀团员,2018-2019年两次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8-2019两次优秀学生(学术科技类),2019.11宝钢优秀学生奖,2020.06区级优秀毕业生,2020.06校长奖学金。

Q&A


Q:师兄在读研期间遇到的最困难最有挑战的事是什么?怎么解决?

A:在我印象中,我遇到的最有挑战的事是我作为负责人搭建新的发动机台架系统。那个时候我还处于研一的第二学期,从跟着师兄参与试验到独自作为负责人开展试验,角色的转变,刚开始让我还没能很好适应过来。为了尽快转变角色,完成试验台架搭建,我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到玉柴研究院学习台架搭建技术与方法;二是在搭建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首先尝试去独立解决,实在解决不了,要主动寻求帮助。


Q:导师在读研期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要怎么跟导师沟通呢?

A:在我看来,做到与导师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是最好的。对于我来说,我每周都会保证2-3次与导师的个人交流,每次交流时间至少在30分钟以上。交流的问题除了科研学习之外,生活上也可以沟通。


Q:师兄发表了许多高分文章,那么在投递SCI论文有哪些隐藏的技巧?

A:发表SCI文章,我认为核心在于文章的质量。对于一篇SCI来说,写好 “Introduciton”,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在投递SCI论文中,我有一个小诀窍:在引用参考文献中要有4-5篇拟投期刊的文献;此外,要引用5篇左右推荐审稿人的文献。如此一来,在同等文章质量下,能较为顺利的通过编辑审查并顺利送审。


Q:当初如何在继续深造去读博和就业两个之间作出选择的呢?

A:我从读研开始就为读博做准备了。在我看来,选择读博或就业要依据个人特点。我希望师弟师妹在进入研究生阶段,首先要好好做些研究工作,很多时候,科研的愉悦感来自于成果的产出。通过发表文章,能很好地锻炼一个人的思维与写作能力,这对于读博或就业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Q:师兄马上要毕业了,与刚入学时相比,现在的心态有什么变化吗?

A:我觉得自己越来越要低调,因为不知道不了解的东西还是太多了。刚入学时,我是专业第一进来的,那个时候多多少少有些自豪。如今,临近毕业,我发现自己实在太渺小,即将到另外一个城市开始新的生活与学习,我认为保持谦虚上进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Q:师兄对西大的记忆和对学院有怎样的回忆?

A:我在西大呆了7年了,可以说是亲身感受到母校的巨大变化:“狗洞”拆了,校门换了,“汇学堂”建起来了……西大真是越来越美了。今年毕业,学校还给每位毕业生发了纪念礼包。很开心西大也成为了“别人家的大学”。很感恩母校的养育,我爱西大。



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母校七年来对我的栽培。其次,我很荣幸在机械工程学院黄豪中教授的课题组完成我的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学习工作。在黄老师的指导下,我顺利获得了硕士学位,并到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进一步深造。最后,我有几点个人体会与师弟师妹们分享。一、 尽早完成毕业要求的文章指标。如今学校对硕士生读研期间发表的文章数量与质量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此,我希望师弟师妹们在研一至研二的第一学期期间争取达到毕业所需文章要求。二、 保持与导师和同学的交流沟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平时,师弟师妹们要多与导师和同学交流,科研思路大多时候在交流碰撞中产生。三、 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希望师弟师妹们不仅是在读研期间时怀感恩之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因如此。别人曾帮助过我们的,我们要铭记并加以回报。四、 加强身体锻炼。强健的体魄是努力生活与工作的基础。希望师弟师妹们在科研学习之余,要抽出时间去锻炼。


刘璐江西萍乡人,25岁,硕士研究生。2020年6月硕士毕业于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将前往中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读研期间,主持广西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1项;参与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Chemosphere),以第三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Chemosphere);所获荣誉有2020届广西普通高等教育优秀毕业生、第四届及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银奖、2018年“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广西自治区级金奖、广西大学优秀学生和广西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等十余项。

Q&A



Q:刚入学与现在的心态有什么变化?

A:现在相比刚入学时,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心态变得更加沉稳,会更加理性和客观的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其次,在学习态度上我也有所改变,本科阶段,只需要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完成即可,而研究生阶段是一个善于提出问题,再研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态度。此外,在学习方法上我有所改变,以前更多的是被动学习,现在会更加主动学习。


Q:读研中遇到的最困难最有挑战的事?如何解决的?

A: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忙着自己课题的实验,还参加了“互联网+”的比赛,因为要同时兼顾实验和比赛,所以时间安排上会出现冲突,这算是我读研中遇到最困难的时候了。那时的我其实也很焦虑,但理性告诉我着急是没有用的,必须保持沉稳,此时我依然会提前做好整体实验进度安排,细化到每个小时,并按照既定规划完成好每天的实验任务。一有空我就和小伙伴进行线上和线下的讨论,准备比赛的计划书和PPT。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最后,我不仅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得到了理想的数据,还到桂林参加了区赛,获得了奖项,要感谢的是自己和团队小伙伴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刘璐团队合影(右一)


Q:读研中有什么计划安排,是如何做到的?

A:读研期间,如果想要顺利毕业,就少不了提前做好规划,好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说,我们从研一开始就要做好详细地规划,比如开题时要确定好自己的研究方向,中期时要能够完成课题的大部分内容,紧接着完成小论文的撰写与投稿,距离毕业还有半年的时候,就需要准备写毕业论文。只有详细的规划,我们才能够完全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我认为,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做好我们计划中的科研首先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尤其在繁忙的研究生生活中,兴趣爱好有时候就是坚持下去的动力;其次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分清事情轻重缓急,将大规划细化成小规划,制定每周或者每天的实验计划,先思考后行动。


Q:参赛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

A:无论在什么领域,都会有一个标准。我们刚准备参加比赛的时候处于三无状态——无经验、无模板、无团队。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商业计划书和PPT的模板,完全不知道怎样才算合格,所以在刚开始的准备过程中,我们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搜寻资料,从最基础的项目比如如何起名,到章节目录,从封面版式,到页面边距等等。因为要不断的思考模板的可信度,所以这些资料的查找比查论文还要麻烦。尽管初期的计划书看起来相当稚嫩,但在整个团队齐心协力不断打磨与反复推敲中变得越来越好。在准备计划书和项目申报书的过程中,考验着我们的耐心和细致程度,我们会进行多次讨论并且分工合作,对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全,使项目更加完善并逐步达到我们自己的标准,只有先说服自己,才能说服别人。


Q:对于选题、写论文有什么心得?

A:研究生课题最好是基于课题组已有一定基础的研究方向上进行选题。在读研期间,我首先是全面了解课题组的研究方向,然后明确前沿工作中做到了什么程度,发现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再根据问题查阅文献,带着问题去学习,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并开展自己的研究。我的心得体会是一定要与导师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认真听取导师的建议;大量阅读与课题相关的文献参考资料,写作前多参考高水平的论文,注意写英文论文时不要轻易自己造句,学习规范的写作范式和研究方法,这是写一篇好的论文的前提基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找好文章的创新点,突出自己研究的创新性。


Q:当初如何在继续深造去读博和就业两个之间作出选择的呢?

A:由于自己对所学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兴趣与热爱,自己以后也想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者高校工作,为了使自己达到职业规划上的长期目标,在学习上一直都很严格要求自己,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了继续深造去读博。



心得体会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回首三年硕士研究生生活,感慨良多。三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所培养的思维模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庆幸这三年来我遇到众多良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他们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对那些引导我、帮助我的人,我心中充满感激。首先感谢我的恩师唐艳葵教授,三年来每一步的点点滴滴都包含了唐老师对我的辛苦培育,在我人生的道路中,感恩唐老师的指引,在此致敬恩师!感谢杨惟薇老师给予我的关心和照顾,当我迷茫时她给我鼓励,让我对前方的路充满信心。感谢课题组的老师们和师兄弟姐妹们,在实验和生活上他们给予我帮助和支持,让我在研究生期间收获了来自课题组的温暖。最后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给予我的支持与关怀,让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他们对我的支持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我校组织参加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视频会议
第七届研究生“文澜论坛”征稿启事
摄影比赛 | “邂逅不一样的西大”摄影大赛征稿
内容来源:黄荣、刘璐
编辑:肖琦
审核:蒋文倩、邱书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